第685章 永盛号!-《港综:大枭是怎样炼成的!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电流声里混着海浪般的杂音,“七十二小时内,那笔钱要是还在医疗捐款账目上,永盛号的秘密恐怕——”

    轿车猛地刹在苏花公路观景台。林耀推门下车,暴雨瞬间浇透衬衫,他望着崖下翻涌的黑潮,那里正是永盛号沉没的坐标。二十三年前,父亲作为货轮大副,在沉没前最后一通电话里喊出的“锚链断裂”,和方才混混老板的威胁如出一辙。

    “看这个。”海棠举着手机凑近,屏幕上是刚收到的加密邮件,附带的旧照片里,年轻的林父站在货轮甲板上,身后起重机吊着的集装箱赫然印着“环保署特供物资”。而照片右下角,某个戴墨镜的男人正用打火机点燃文件,火苗跃动间,露出袖口的锚链刺青——与今晚酒吧混混的纹身一模一样。

    SD卡插入车载电脑的瞬间,监控画面跳出来:造船厂仓库里,标号“TS-0719”的炸药箱堆成小山,旁边站着穿环保署制服的人。林耀放大画面,看见箱子侧面的出厂日期——正是父亲“意外”坠海的那天。

    “他们要炸掉残骸,毁灭当年侵吞资金的证据。”海棠的指甲掐进他手背,“太鲁阁项目的环保基金,根本是用来买炸药的预付款。”

    女孩突然指着远处尖叫:海平面上,几艘挂着“海洋保育”旗号的快艇正劈开浪头驶来,船头的探照灯扫过观景台,在林耀脸上投下利剑般的光束。他摸出西装内袋的手枪,弹匣里还有三颗子弹,足够击穿带头快艇的油箱。

    “去报警。”他把SD卡塞进女孩手里,推她进路边的便利店,“告诉他们,永盛号的黑匣子在我父亲手里,当年他根本没打算沉——”

    枪声在暴雨中闷响。第一发子弹擦过快艇挡风玻璃,驾驶舱里的人慌乱转向,撞向旁边礁石。林耀拽着海棠躲进观景台护栏后,听见对方用对讲机嘶吼:“先毁了那辆车!环保基金的转账记录还在硬盘里——”

    爆炸声掀起的气浪将两人掀翻。海棠眼睁睁看着他们的轿车被炸成火球,恒温箱里的文件袋在火中蜷曲成黑蝶,太鲁阁项目的环评报告化作灰烬,飘向远处正在涨潮的海湾。

    林耀在硝烟中扯断领带,露出藏在衣领下的银色吊坠——那是从父亲遗物里找到的永盛号模型,船底刻着极小的数字:TS-0719。卫星电话再次震动,这次是瑞士银行的加密短信:“太鲁阁资金已按计划分流至医疗账户,是否启动第二阶段?”

    他望着逐渐逼近的快艇,手指抚过吊坠断裂的锚链纹路。二十三年前,父亲大概也是这样站在船头,看着满载赃款的货轮缓缓下沉,用自己的死亡设下局。而现在,潮水退去,该轮到那些躲在生态旗号下的硕鼠,尝尝被自己埋下的炸药反噬的滋味了。

    “启动。”他回复短信,转头对海棠笑,笑容里有雨水和血的咸涩,“通知花莲医院,准备接收七十二小时后的‘医疗捐款’——不过这次,收款人该换成地检署的匿名证人保护账户了。”

    海浪拍击崖壁的巨响中,林耀摸出酒吧里顺来的混混手机,点开通讯录里那个标着“老板”的号码,用变声器模仿今晚被揍的小喽啰:“老大,永盛号的黑匣子我找到了。”

    暴雨渐歇时,东方泛起铁灰色的晨光。便利店的电视突然插播紧急新闻:

    “花莲外海发现疑似永盛号货轮残骸,海巡署接到举报称可能藏有二十三年前重大案件证据”

    林耀揽着海棠走向公路,身后传来快艇引擎熄火的声音。女孩从便利店跑出来,手里挥着刚买到的报纸,头版照片上,年轻时的林父正和某个戴墨镜的男人握手——那人现在已是“环保界泰斗”,刚在三天前的太鲁阁项目奠基仪式上,接过林耀递来的十亿台币支票。

    “他们来了。”海棠指了指远处的警灯。林耀低头看表,距离瑞士银行那笔钱变成医疗捐款,还有整整七十小时。而在这之前,花莲的风暴眼中心,那朵用阴谋和鲜血浇灌的花,即将展开第一片花瓣。

    他摸出打火机,点燃那张从女孩身上顺来的酒吧收据,火苗舔舐着“消费金额:7777元”的数字,渐渐烧成“77”的形状——正是永盛号沉没的日期。

    灰烬飘向海平面时,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,在他耳后的锚链胎记上,镀了层血色的金边。

    林耀站在花莲港的防波堤上,海风湿咸地扑在脸上,带着某种告别的意味。他望着远处正在吊装的永盛号残骸,起重机钢索上的锈迹被晨光镀成金色,像极了港岛维多利亚港清晨的邮轮锚链。西装内袋的卫星电话震动,传来海棠的加密信息,说道:

    “耀哥,湾岛这边的诈药流向证据已全部植入环保署内网,地检署的人正在查那笔医疗捐款的最终去向。”

    他低头看劳力士金表,距离飞往港岛的私人飞机起飞还有三小时。码头上,几个穿着“海洋研究”制服的人正搬运标着“生物样本”的冷藏箱——里面装的不是标本,而是从造船厂仓库截获的TS-0719炸药碎片,即将以“学术交流”名义送往港岛的弹道实验室。

    “林先生,该出发了。”助理递来登机箱,箱体夹层里藏着尚未解密的永盛号黑匣子。

    林耀摸了摸领口的银吊坠,转身时,瞥见岸上某辆黑色轿车的后视镜里,闪过那个戴墨镜的“环保泰斗”的脸——对方正被两名调查局干员请下车,手腕上的锚链刺青在阳光下格外刺眼。

      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